5月13日,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正式调整。
具体来看,沪深股通方面,一是港交所调整交易信息实时披露安排,不再披露沪深股通实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沪深股通当日额度余额大于或等于30%时,显示“额度充足”;小于30%时,实时公布额度余额。
二是沪深港交易所将盘后披露安排调整为:每日收市后披露沪深股通成交总额及总笔数、ETF成交总额、当日前十大成交活跃证券名单及其成交总额,并按月度、年度公布前述数据的汇总情况。每季度第5个沪深股通交易日公布上季度末单只证券沪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数量。三是港交所对香港结算参与者持有数量等信息进行适应性调整。
港股通方面,一是沪深交易所调整交易信息实时披露安排,港股通当日额度余额大于或等于30%时,显示“额度充足”;小于30%时,实时公布额度余额。
二是沪深交易所将盘后披露安排调整为:每日收市后披露当日买入成交金额及笔数,卖出成交金额及笔数,成交总额及总笔数,ETF成交总额,当日前十大成交活跃证券名单及其买入成交金额、卖出成交金额、成交总额,并按月度、年度公布前述数据的汇总情况;每日收市后披露单只证券港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数量。港交所港股通信息披露安排保持不变。4月12日,三家交易所已经同步披露了相关调整信息。
沪深交易所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沪深港通推出近10年来,双方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持续优化完善投资额度、标的范围、交易日历等机制安排,积极促进两地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交易信息披露机制作为沪深港通机制安排的重要一环,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截至2024年3月底,沪深股通股票占A股市场市值比重超九成,港股通股票占联交所主板市场市值比重超八成。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不再实时披露买入和卖出金额,应该主要是为了减少北向资金盘中的买入卖出对于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强化长期投资的意识,不要过于关注短期资金的波动。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由于不再披露实时交易数据,投资者对市场反应的敏感度可能会降低,对某些消息的反应也可能会减弱。这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波动性,使得市场变得更加平稳。
张新原指出,一些依赖实时交易数据的投资策略,如高频交易、量化策略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策略可能需要更多的市场数据来做决策,而现在实时数据不再披露,可能需要更多的分析和研究来获取相关信息。
他坦言,虽然不再披露实时交易数据,但北向资金的流动情况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如港交所的公告、市场公开信息等。因此,短期内直接影响有限,市场对这一变化的反应可能相对温和。“具体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观察市场反应和相关数据的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