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特别支持的第八届“创客广东”智能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下称“大赛”)决赛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
大赛聚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智能制造领域项目的挖掘和遴选,并为其提供多元政策扶持和配套跟踪服务,从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大赛自启动以来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吸引了119个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创客团队报名参赛,涵盖高精密仪器、光学镀膜、舰船导航雷达、纳米递送制药装备等创新项目。此前,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参赛项目进行了初赛评审,最终共15个企业组项目、4个创客组项目在大赛决赛中展开角逐。
17条技术需求征集解决方案促合作
比赛开始前进行了主办方介绍、科技金融政策宣讲等环节,并发布了17条来自湾创成果转化平台的技术需求,征集技术成果解决方案,为参赛企业、团队提供成果对接、产学研合作的机会。
创新创业始于赛事,却不局限于比拼。整体而言,赛事体现出三大亮点——精准、多元、灵活。
首先,通过导航与情报分析明确广州汽车产业链供需,在保障需求和解决方案有效的前提下,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供需对接,并推动一对一交流;其次,鼓励解决方案提供方同时提出转化需求,组委会开展多重匹配,实现1个解决方案有机会面向多个技术需求单位,同期开展系列投融资交流活动;此外,需求提出方、解决方案提供方均可以选择不公开发布内容,由大赛组委会开展定向对接、撮合服务。
技术亮点的背后,离不开赛事组委会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长期深耕、久久为功。今年3月,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凭借基于数字化能力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政产学研金用服全链条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了中国产学研界最高荣誉奖——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当前,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以技术情报为核心出发点,构建完善的测评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全国协作网络,建立“全国需求,全国解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伙人、赛事负责人凌诗婷介绍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办赛等举措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开发运营“科技金融智慧大脑”——标准化一站式科技创新数字化平台,打造集合企业数据库、机构数据库、成果数据库的线上平台,入库企业超过50万家,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线上“智慧化”。此外,大湾区中心搭建了“湾创产学研”线上小程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成果库,汇聚了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55家新型研发机构的产业化方向、科技成果等信息。
以数字化驱动,对产业和应用场景进行研究分析,大湾区中心已链接广州近80家大院大所的技术成果,与上万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预匹配。不同赛道评价指标实现科学评审
大赛决赛采用“8+4”现场路演及答辩模式进行,企业组和创客组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专家评委围绕企业组项目的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团队能力进行评审,创客组则关注创新性、成熟度、实用性、环保性等方面。此外,为切实做好大赛评审工作,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采用湾创数字化赛事系统开展比赛,助力赛事流程更优、参赛体验更佳。
最终,纳米递送制药装备关键智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全栈式多模态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项目所属团队:物联智检)分别夺得企业组、创客组的冠军。
纳米递送制药装备关键智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来自普萃超临界(广东)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普萃超临界以纳米脂质和微球制剂装备为切入点,立足于“高端装备+创新递送技术”的管线策略,通过国际水平的自主研发和精细化装备系统制造,致力于打造具有高难度、特色的难溶制剂底层技术。
全栈式多模态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项目来自物联智检团队。“物联智检”通过自主研发FM1388芯片提升综检系统的软件能力,提供“硬件+软件+服务”的解决方案模式,业务涵盖工业生产链、新能源汽车动力部件等。该项目已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启研计划”“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金种子计划”等支持,并借助清华大学优质三创(产学研)平台的协同体系迅速成长。
为表彰大赛获奖企业、创客团队,现场举行了颁奖典礼。在本次大赛中获奖的企业组前10名项目以及创客组前3名的项目,在通过组委会稽核后将被推荐参加“创客广东”省赛。
“创客广东”大赛自2017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走到第八个年头,累计吸引逾万个项目参赛,对接龙头企业和参与投资机构逾千家,是广东引领科技创新、加快招才引智的重要品牌力量。大赛评选出一批具备核心关键技术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项目,搭建了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对接、科创要素多向赋能的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南方+记者 李鹏程